|
竹瀝的炮制方法竹瀝又名竹汁,根據(jù)來源不同分為淡竹瀝、苦竹瀝、慈竹瀝等,始載于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。系禾木科植物粉綠竹Phyllostachys glauca McClure、凈竹Phyllostachy snuda McClure及同屬數(shù)種植物的鮮桿經(jīng)加熱后自然瀝出的液體, 【炮制方法】 《備急千金要方》:“取淡竹斷兩頭節(jié),火燒中央,器盛兩頭得汁。” 《本草綱目》:“以竹截長五六寸,以瓶盛,倒懸,下用一器承之,周圍以炭火逼之,其油瀝于器下也。” 現(xiàn)行,取鮮竹,洗凈,從兩節(jié)之間鋸斷,節(jié)留中間,直劈成三瓣,架在文火上加熱,兩端流出的液體接于容器中,即得。或取鮮竹莖,截成0.5 m的小段,劈開,洗凈,裝入壇內(nèi),裝滿后壇口向下,架起,壇的上面及周圍用鋸末和劈柴圍嚴(yán),壇口下面置一盛器,上面用火加熱,壇口即有汁液流出,滴下,直至壇中竹汁流盡,收取竹液,即為竹瀝。 【飲片性狀】呈青黃色或黃棕色的透明液體,具焦香氣,味苦微甜。 【炮制作用】竹瀝性味甘、苦,寒。歸心、肝、肺經(jīng)。具有清熱降火,滑痰利竅功能。將鮮竹燒制成竹瀝,擴(kuò)大了用藥范圍,用于中風(fēng)痰迷,肺熱痰壅,驚風(fēng),癲癇,熱病痰多,壯熱煩渴,破傷風(fēng)。如治痰熱上壅,煩悶癲狂的竹瀝達(dá)痰丸(《福建藥品標(biāo)準(zhǔn)》);治風(fēng)痱四肢不收,心神恍惚的竹瀝湯(《備急千金要方》);治傷寒失音不語的二瀝湯(《圣濟(jì)總錄》);治霍亂狂悶煩渴的竹瀝飲(《圣濟(jì)總錄》)。 【炮制研究】竹瀝載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,名竹汁。唐代載有制瀝的方法(《備急千金要方》)。目的市場上有兩種制法:北方制法源自安國,是取干竹切段,裝在汽油筒內(nèi)加熱干餾成黑色的竹瀝油,加適量的水配制而成,其色暗黑,其味苦澀難服;南方是取鮮竹,多是自產(chǎn)自用,臨時配制。大量生產(chǎn)如現(xiàn)代炮制項所述。 竹材干餾時,從120℃附近開始,350~400℃時熱分解最盛,450℃以上逐漸減少,如以焦油及水為制作目的,以保持400℃溫度最好。 焦油黑褐色,比重1.046,焦油中酸性成分約占83.4%,其中酚類占81.3%,主要為愈創(chuàng)木酚,其他還有煤酚,酚。鮮竹瀝和市售竹瀝經(jīng)分析,總氯自制品含量為0.023%~0.034%,市售品為0.024%~0.042%;含還原糖自制品為0.86%~3.34%,市售品為1.03%~2.14%。pH在4.66~5.42,比重在1.0100以上。鮮竹瀝的水溶性部分經(jīng)分析,含有天門冬氨酸、谷氨酸、絲氨酸等13種氨基酸,含有葡萄糖、果糖、蔗糖等;醚提液中含有愈創(chuàng)木酚、甲酚、苯酚、苯甲酸、水楊酸等。此外尚含鈉、鉀、鈣等離子。
《中醫(yī)中藥網(wǎng)》 |